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> 资讯中心 > 乡风文明
从“送文化”到“种文化”文成县首批63个乡村艺术团正式授牌成立
时间:2018-07-26 字号:[ ]

   

    “我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,大力推广和传播乡村文化艺术。”7月25日,在珊门村文化礼堂内,49岁的周莉接过印有“文成县首批乡村艺术团”烫金字样的授牌,作为大峃镇精舞门乡村艺术团团长,她明白这将是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
   

    这天,文成县首批63个乡村艺术团正式授牌成立,旨在通过乡村艺术团组建的形式,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由向基层“送”文化转变为在基层“种”文化,进一步丰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促进文成县乡村文化振兴。

   

    授牌仪式现场,各乡村艺术团纷纷亮出“招牌动作”,民乐合奏《水乡风情》、花式太极展示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,让人沉醉传统文化的精彩绝伦;畲歌联唱、木偶戏、舞蹈《好日子》、大合唱《刘基风雅颂》等节目更是将人文底蕴通过本土特色形式展现地淋漓尽致,舞台上演员们认真投入,精彩表演赢得现场阵阵喝彩,将现场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。

    成立乡村艺术团是今年文成县继城市书房、文化驿站之后,新推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。今年以来,文成县结合前期具体村居调研排摸情况,提出全县各行政村以“单独组建、连片组团”的方式,建设“百支”以上长期活跃在基层的乡村文艺团队,到2020年超过80%的行政村要组建乡村艺术团的目标任务。

    作为首批乡村艺术团成员,周莉感触颇多,六年前,她与2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舞蹈爱好者组建了大峃镇精舞门舞蹈队,在镇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一路经历风雨的锻炼和考验,不仅斩获了多项赛事奖项,团队规模也从最初的二十几人发展到五十多人。现在每年,她们团队都会参与文化下乡、送戏下乡、文化走亲活动,为全县各村落百姓送去艺术的滋养与享受。

    类似大峃镇精舞门乡村艺术团的民间团队还有很多。今年6月8日,在全县乡村艺术团组建动员大会召开后,组建艺术团这项工作得到了各乡镇的大力支持,经过前期调研、摸底、筹备等各项细化工作的落实,目前,文成县已建成首批63个乡村艺术团,覆盖了全县103个村居,其中不少村居还依托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,组建了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主要展现内容的艺术团队,如体现畲族文化的周山云海畲族乡村艺术团,体现玉壶国际慢城理念的玉壶镇蜗牛乡村艺术团等等。

    “加强文化引领,凸显乡村特色,促进文化振兴。”县文广新局局长张丽俊介绍说,下一步,文成县将加强对乡村艺术团的业务指导,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、农村文化礼堂、文化活动室、文化驿站等阵地场所,积极开展常态化的文艺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同时,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平台,充分发挥优秀艺术团的示范引领作用,不断增强乡村艺术团的活力,促进乡村艺术团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   县长章寿禹在仪式上指出,成立乡村艺术团是文成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助推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,推进文化文成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,他希望,各相关部门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,继续着力推进文成县乡村艺术团的繁荣发展,不断丰富活跃基层的文化生活,奋力开创文成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,为“三美文成”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通讯员 林佳涛 王健)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